《投資最重要的事》是我在疫情的時候看的書,霍華德·馬克斯是我最喜歡的投資人。我很喜歡聽他的 Podcast 跟他去投資會議中上面分享的影片。
投資是一門藝術與知識的奇妙結合,但究竟什麽是投資中最至關重要的要素?霍華德・馬克斯在他的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中描述了投資成功背後的基本原理。這本書擁有深入淺出的分析說明,為投資者提供了許多對投資想法與見解。在這本書裡面,作者彙編了他過往的多份備忘錄,並歸納出「最重要」的事情。這些重點對於當前經濟和股市的形勢尤其重要。以他在資本市場裡豐富的實戰經驗,提出了他所謂的 “20 個不可不知的重點”,其中涉及到風險管理、市場波動、投資心理學等關鍵領域,引導讀者在汪汪的市場大海中做出理智的投資選擇。
文章總覽
關於作者霍華德・馬克斯
霍華德・馬克斯 (Howard Marks) 是美國著名投資者,他出過了幾本書,像是《投資最重要的事》、《掌握市場週期:價值投資大師》外,他還定期發表其所著的 Howard Mark Memo,這是我必聽的 Podcast,在業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高度的尊重。
馬克斯於 1946 年出生並在紐約皇后區長大。他於 1967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主修金融學,輔修日本研究。他曾經在花旗集團與TCW集團工作,大部分的時間,他都是在擔任高收益債務的相關業務。
於1995年,他成為了橡樹資本管理公司的聯合創辦人,專注他最擅長的高收益債券、不良債務和私募股權。
以下是書中的大綱:
第一章: 學習第二層思考
作者把思考分兩層,第一層思考與第二層思考,第一層思考簡單、膚淺,人人都想得到;第二層思考,則比較深入、複雜,而且迂迴。第一層次思維和第二層次思考之間的工作量差異是巨大的。
你需要學會的是掌握第二層思考,這是可以打敗市場取得更好投資績效的方法。
第二層次的思考者會考慮很多這樣的事情:
- 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範圍是怎麼樣的?
- 我認為會出現什麼結果?
- 我正確的機率是多少?
- 共識是怎麼認為的?
- 我的期望與共識有何不同?
- 資產的當前價格與人們對未來的普遍看法以及我的看法如何相符?
- 價格包含的共識心理是否過於看漲或看跌?
- 如果共識是正確的,資產價格會發生什麼變化?如果我是對的,情況又會怎樣?
這個概念跟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的《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有異曲同工之處。
第二章:了解效率市場與局限
霍華德在本章開頭談到了他在芝加哥學派學到的東西。他表示,在那裡傳授的概念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他的思維。
他還討論了效率市場假說,有效市場假說認為資產價格能夠立即反映所有可用資訊。
雖然這是一種整合資訊的好方法,但是作者認為它並不一定總是正確的。
無效率市場: 大多數人受到恐懼、貪婪、嫉妒和其他情緒的驅使,這使得客觀性變得不可能,並導致重大錯誤。市場價格經常是錯誤的。它們通常遠高於或遠低於內在價值。
第三章:準確估計實質價值
在本章中,霍華德談到了投資人如何遵循投資中最古老的規則「低買,高賣」。但是,為了確定準確“低”和“高”,內在價值非常重要。因此,投資者需要以遠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價格購買股票,然後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此外,霍華德還討論了一直在逐漸沒落的技術分析,並強調在現今的投資方式,基本面幾乎是一切。
準確評估內在價值是成功投資不可或缺的起點,所有投資公司證券的方法都可以分為兩種基本類型:
- 那些基於對公司屬性的分析,稱為基本面投資
- 對於股價型態的分析,稱為技術分析投資 (順勢投資),作者不相信這種方法。
而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兩種投資方法:
- 價值投資:旨在了解公司目前的內在價值,並在價格較低時買入。強調的是硬資產和現金流等有形因素,無形因素的權重較低。
- 成長型投資:嘗試尋找未來價值將快速成長的證券。
在低迷的市場中獲利的三個基本要素:
- 你必須對內在價值有一個看法。
- 就算市場否定,也要勇於堅持。
- 你的看法必須是正確的。
第四章:找出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價格必須成為價值投資者的起點。作者強調了建立基本面、價值和價格之間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沒有哪種資產好到即使用過高的價格購買也不會成為糟糕的投資。
也很少有資產糟糕到無法以足夠低的價格購買到,成為好的投資。
第五章:理解風險
「理解風險」是投資成功的基礎。作者指出,風險並不是簡單的波動性或市場價格的變動,而是指「資本發生永久虧損的可能性」。投資者應該從多方面考量風險,包括經濟環境、產業趨勢、公司治理、財務狀況等,建立對風險的全面理解。
投資只有一件事,就是應對未來,不過,我們顯然不可能知道未來的所有事情,如果我們能對未來結果會發生在哪些地方和即將發生的相對機率有些概念,就可以產生一個粗略的機率分布。
但是,談到投資風險,「機率和結果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可能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而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發生了,每次都這樣。」這就是你該知道的最重要的事。
許多大型金融災難都沒有成功預見風險、管理風險,有以下幾個原因:
風險只存在於未來,而我們不可能確切知道未來會如何。 在決定是否要承擔風險時,先假設常態情況會重複發生,但有時候會發生非常不同的事。 預測常圍繞著歷史的常態,低估變動的可能性。 預測「最差狀況」,但是結果往往更糟。
風險會改變。一般人會高估自己衡量風險的能力,也高估自己對於沒見過的投資運作機制的理解能力。大多數的人認為,承擔風險是賺錢的主要方式,忍受高風險通常會帶來高報酬。
第六章:確認風險
無論價值是多少,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無法預測未來。
優異的投資需要創造報酬並控制風險,而確認風險是控制風險的必要前提。確認風險往往是從了解投資人掉以輕心、過於樂觀與對某個資產出價過高開始,換句話說,高風險主要來自高價買進,而太高的價格常常來自過度樂觀、懷疑與風險趨避不足。
可能的根本因素包括安全資產的預期報酬偏低、高風險資產近期的傑出表現、強勁的資金流入,以及信用貸款容易取得。
當投資人不知規避太高的資產價格或市場價格,而高價進場時,就是風險的主要來源。
風險不能消除,只能轉移和分散。
當投資人的行為改變市場時,風險就會增加。投資人哄抬資產價格,讓未來才會出現的價格增值加速提前到現在,因此拉低預期報酬。隨著心態的強化,投資人變得大膽無畏,進而停止要求適當的風險溢酬,最終帶來諷刺的結果,隨著愈來愈多人承擔新增加的風險,承擔新風險的補償報酬事實上卻在縮水。
一般普遍認為一項投資標的過熱所以難以掌握,真實情況常常正好相反,投資風險最常發生在最不容易察覺的地方。
當每個人相信某個東西高風險的時候,他們不願意購買的意願通常會讓價格降低到沒有風險的水準。 當每個人都相信某個東西沒有風險的時候,就會拉抬價格到有巨大風險的地步。
市場中存在的風險程度源自於參與者的行為。只有投資人謹慎行事,風險才會較低。
「風險已經消失」的迷思是最危險的風險來源之一,也是任何泡沫的主要誘因。
當每個人都認為某樣東西有風險時,他們不願意購買,這通常會導致價格降至完全沒有風險的水平。
第七章:控制風險
所有投資者在某個時間點都會面臨風險,但明智地承擔風險以獲取利潤才是投資者脫穎而出的關鍵。評判優秀投資者的標準是他們管理和控制風險以及創造回報的能力。例如,沃倫·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等投資者並不以高回報而聞名,但他們以一致性而聞名。他們也可能經歷過幾年的低迷時期,但由於他們避免了災難並控制了風險,因此才表現亮眼。
就算虧損沒發生,風險還是有可能存在,因此,沒有虧損不一定表示建構的投資組合是安全的,為了讓一檔投資組合撐過艱困時期,一般都必須很好的控制風險,控制風險是避免虧損最好的途徑。 即使我們了解異常、罕見的事件會發生,為了採取行動,我們得做出合理的決策,當報酬不錯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接受風險。
通往長期成功投資的道路上,控制風險比冒險投資更為常見。在整個投資生涯中,多數投資人的成果取決於最少次失敗的投資,而不是成功的投資有多成功,優秀投資人的標誌就是能技術高超的控制風險。
第八章:注意景氣循環
在本節中,作者談到了他對按照週期發生的事物的欣賞。循環最終會佔上風,不會有任何事物長期只朝著一個方向發展。霍華德也表示,雖然無法預測事情,但絕對可以做好準備,以控制損失或損害。說到投資,很少事情是確定的。然而,你可以絕對肯定,幾乎所有事物都是週期性的。如果關注週期,即使其他人不再關注它,也更有可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自行修正的週期 : 繁榮帶來借貸擴張,借貸擴張又導致不明智的借貸,不明智的借貸造成巨大損失,借貸者停止借貸,最終繁榮結束,如此循環往復。
第九章:意識到鐘擺效應
霍華德將市場的情緒波動比喻為擺動的鐘擺。雖然它可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但他觀察到,它也從風險規避走向風險承受,從貪婪走向恐懼,從樂觀走向悲觀,從低價走向高價。事實上,我們無法預測鐘擺會往哪個方向擺動。
證券市場的情緒波動就像鐘擺的擺動。它們在以下幾種情況之間搖擺不定:
- 在興奮與沮喪之間擺盪
- 在慶祝事情會樂觀發展和煩惱事情於悲觀進展之間擺盪
- 在價格過高和價格過低之間擺盪
投資的主要風險:
- 虧損的風險
- 錯失機會的風險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其中之一,但不能同時消除兩者。
牛市的三個階段:
- 一些有遠見的人開始相信事情會變得更好。
- 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情況正在改善。
- 每個人都相信事情會永遠變得更好。
熊市的三個階段:
- 一些深思熟慮的投資者認識到,儘管普遍看漲情緒,但情況並不總是樂觀的。
- 大多數的投資者意識到情況正在惡化。
- 每個人都心信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在最黑暗的時期,需要分析能力、客觀性、決心和想像力才能相信事情會變得更好。只有少數擁有這些品質的人可以以較低的風險獲得異常的利潤。
第十章:對抗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許多投資者都遭受定價錯誤、計算錯誤和其他錯誤等效率低下的困擾。在這裡,貪婪和恐懼也讓他們忘記了投資的黃金法則。對抗這些負面影響當然很困難,但那些即使在誘惑很大時也拒絕隨波逐流的人將會獲得成功。
這些因素將導致投資失誤,同時也為卓越績效提供了機會。利用這些是實現持續優異表現的唯一途徑。許多人擁有分析數據所需的智力,但很少有人能夠更深入地觀察事物並承受心理學的強大影響。
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資訊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心理因素。
當對金錢的渴望變成貪婪時,危險就來了。
貪婪的力量可以足以戰勝常識、風險規避、審慎、謹慎、邏輯、決心、恐懼以及所有其他可能讓投資者遠離麻煩的因素。
你可以擁有哪些武器來增加抵抗心理影響的幾率?
- 強烈的內在價值感。
- 當價格偏離價值時,堅持做該做的事。
- 對過去的周期有足夠的了解,最初是透過閱讀和與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交談開始,後來是透過經驗獲累積。市場表現得太超過最終是個懲罰,而不是獎勵。
- 徹底了解心理對市場極端情況時,投資過程的潛在負面影響。
- 務必記住,當事情看起來好得不像真的時,它們通常不是真的。
- 當市場價值越來越錯估值,要能接受其他人認為你的判斷是錯誤的。
- 向想法相同的朋友和同事尋求支持(而且你也要支持其他人)
第十一章:反向投資
霍華德再次談到了大多數偉大的投資者所具備的特質—— 第二層次的思維。雖然大多數投資者傾向於跟隨趨勢,但優秀的投資者卻反其道而行。僅僅跟隨趨勢是無法獲得成功的,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幾乎每個人都會成為股票投資者。因此,用霍華德的話來說,成功的關鍵在於你有時要反其道而行之,即使趨勢要求你隨波逐流。
當別人沮喪地拋售時買入,當別人興高采烈地買入時賣出,需要最大的勇氣,但卻能帶來最大的利潤。 – 約翰·馬克·坦伯頓爵士 (John Templeton)
大多數投資者都是趨勢追隨者。優秀的投資者則恰恰相反。
一生一次的市場極端情況似乎大約每十年就會發生一次。對於投資者來說,利用這些機會來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並不常見。市場價格可能被高估或低估,並且這種狀態會持續多年。當趨勢與你背道而馳時,你可能會感到極其痛苦。
第十二章:找出便宜標的
霍華德強調,廉價的股票不一定能提供最好的報酬。成熟的投資者可能不會簡單地購買最便宜的股票,而是列出符合自己標準的投資選擇清單。雖然這些標準可能因投資者而異,但它們通常會評估所涉及的風險。
把「可行的投資範圍」(Feasible set) 訂出來之後,下一步是從中選擇投資標的。作法是找出潛在報酬對風險比率最高的投資標的,或是最物超所值的投資標的。因為我們不能改變市場,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投資,只能從現有的可能選擇中挑出最好的投資標的,這就是「相對決策」 (Relative decision)。
我們的目標不是找出好資產,而是找出好的買進標地,因此你買什麼並不重要,你付出多少錢才重要。
欲找出價格過低的資產,可從下面列出的條件開始,如果這些資產:
- 很少人知道或不被完全了解
- 表面上有基本面疑慮
- 有爭議、不合時宜或讓人恐慌
- 被視為不適合納入「正規」投資組合
- 不受重視、不受歡迎,而且不被喜愛
- 過去可追溯到的報酬不好;以及
- 最近成為減碼標的,而不是加碼標的
便宜的標的會存在的必要條件是:「感受」必須遠比「現實」差很多。這意思是指,在大多數人不願做的事情中,常常可以找到最好的機會。畢竟,如果每個人都對某件事感覺良好,而且樂於參與,就不會有便宜的價格。
第十三章:耐心等待時機
在本章中,作者首先指出,並不總是能夠找到最好的交易,有時我們會碰運氣。
對投資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耐心。因此,與其追逐交易,不如等待事情順利發生,這是一個好策略。此外,可以購買賣家想要出售的東西,而不是僅僅因為你需要或想要它而購買。不要期望週期總是發生,也不要認為市場總是被低估/高估,因為有時一切都可以平衡,可能不會犯任何錯誤。
第十四章:認清預測的局限
「預言家有兩種:一種是無知的人,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是一個無知的人。」— 約翰‧肯尼斯‧高伯瑞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在這裡,作者詳細闡述了投資者的知識在投資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也表示,知識是他的投資方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我們無法預測遙遠的未來會發生什麼,而且很少有人擁有利用知識為自己謀利的偉大智慧,因此知識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個意識到自己知識有限的投資者,無論他的知識多麼豐富,都一定會比其他人更有優勢。此外,霍華德也談到專家和權威人士的預測大多數時候可能不準確。
我們越專注於更小的事物,就越有可能獲得知識優勢。透過努力和技能,我們可以比其他人更了解個別公司和證券。就市場和經濟而言,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人們應該嘗試去了解可知的事物。偶爾對宏觀未來的預測是有可能正確的,但不可能經常正確。總的來說,預測的價值很小。
承認能知道的知識的有限,而且在這個限制下行動,而非跨出限制去冒險,能帶給你最大的優勢。
第十五章:察覺所在的景氣位置
也許我們不知道要去哪裡,但最好清楚了解我們人在哪裡。也就是說,就算我們不能預測周期變化的時機和起伏的程度,重要的是努力確定我們站在周期的哪個位置,而且根據這個判斷採取行動。
知道我們處於景氣哪個位置可以提供我們有價值的洞察力去了解未來世界,並且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想了解所處位置,我們必須對正在發生的事有所警覺,知道未來很困難,了解現狀卻沒那麼難,我們需要做的是「測量市場的熱度」。如果我們敏銳地保持警覺,就可以衡量四周的一舉一動,藉此判斷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當其他人輕率自信而積極搶進時,我們應該要高度小心謹慎,當其他人膽怯不採取行動或恐慌賣出時,我們應該變得更為積極。
了解周遭正在發生的事:投資人是樂觀還是悲觀? 媒體名嘴告訴我們應該要進場還是觀望? 新的投資計畫是被投資人立刻接受還是遭到否決?新股銷售或基金公開發行時,被認為是成為有錢人的機會,還是投資陷阱? 信貸周期來到資金容易取得還是無法獲得的地方? 本益比來到歷史上的高點還是低點? 而且殖利率的利差是大還是小?
這些事情都很重要,而且都不需要預測。我們能根據目前的觀察做出優異的投資決定,而不須猜測未來。
第十六章:認識運氣扮演的角色
在本章中,作者強調了運氣的重要性。當投資者對某件不確定的事情投入巨額賭注時,如果結果令人矚目,他可能會看起來像個天才;然而,儘管有些人可能稱之為隨機性或偶然性,但事實是這只是運氣而不是技巧。
事實是,投資很大程度取決於運氣,取決於隨機事件的結果應與不取決於隨機事件的結果差異對待。當事情進展順利時,運氣看起來就像技能。霍華德認為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的《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是投資者可以閱讀的最重要的書籍之一。
第十七章:採取防禦型投資策略
投資人應該在賺錢和避免虧損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獲得巨大的利潤和避免損失。
基本上,這就像在進攻和防守之間做出選擇。投資人選擇的立場對於他的投資決策至關重要。為了詳細解釋這一點,霍華德將其與體育運動進行了比較。例如,在網球比賽中,與擊中致勝球的人相比,擊出最少失誤的人才是贏家。同樣,進行防禦性投資並避免損失也是可以的,而不是試圖找出贏家並賺錢。
橡樹資本比較偏好防禦型投資策略。
防禦型投資策略聽起來非常有學問,但可以簡化成:對投資感到恐懼。擔心虧損的可能性;擔心自己不知道某些事;擔心就算做出高品質的決策,仍然會因為運氣不好或突發事件受到打擊。堅持充分的安全邊際;而且在情況出現問題時,為你的投資組合做出更好的決定。
第十八 章: 避開投資陷阱
作者在本章中繼續談論如何避免損失,他對前幾章中提到的主題進行了複習,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掌握它們。
透過談論貪婪、恐懼和其他可能導致投資者犯下重大錯誤的問題,錯誤來源主要在於分析/智力或心理/情緒。
心理因素是投資失誤最有趣的根源之一。
投資人只要避免犯下大錯誤,投資人需要做對的事情就可以非常少。」— 華倫‧巴菲特
第十九章:增加價值
對於投資者來說,獲取一些知識並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操作並不難,但更進一步並超越市場的投資者才是真正為市場增添價值的人。當然,這需要極高的技巧,而且投資人也需要具備第二層思考。
投資理論中的兩個名詞:
- Beta:衡量投資組合對於市場趨勢的相對敏感程度。
- Alpha:個人投資技巧,或產生與市場趨勢無關的績效的能力。
持有被動指數基金很容易獲得市場回報。
所有股票投資者都是從簡單模仿指數的可能性開始的。
敢於冒險、積極進取的投資者在經濟情勢好的時候應該能賺得比指數多,而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損失更大。
解釋投資組合表現(Y)的公式如下:
Y = A + BX
A 代表 Alpha,B 代表 Beta,X 代表市場報酬。
投資組合的市場相關報酬等於其貝塔值乘以市場報酬。
第二十章 : 合理預期
「低點」是一個資產的價格停止下跌,而準備開始上漲的那個點,只有事後回顧才能知道。
在一個資產下跌時,有三個時機點可以買進:正在下跌的時候、在低點的時候、起漲的時候。不用追求完美或是去確定什麼時候會達到低點,如果認為某個投資標的夠便宜,就可以買進,如果它變得愈來愈便宜,就買得更多。
切記對報酬的期待必須合理,因為任何事情都可能讓你惹上麻煩,這樣的麻煩通常是因為接受比預期還大的風險。
第二十一章 : 把所有重要的事做好
霍華德・馬克斯總和以上的所章節的重點,可以讓讀者快速的複習。
BK的讀後感想
《投資最重要的事》是一本蠻好讀的金融書,裡面充滿了豐富的投資智慧。這些都是作者在金融業40年來的經驗。我非常喜歡霍華德・馬克斯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可以把投資理論講的很大眾化,即使不是在行業裏面或是像我一樣的一般投資人都能享受他的內容。裡面沒有公式,反而是很多他的過往的工作經驗,感覺就像在看故事書或是他的傳記一樣。
馬克斯是一位注重風險的管理者,他在這本書裡面花了很多的時間討論風險以及如何限制風險,而不是如何實現投資回報。
投資人應該根據個人情況制定投資策略,並問自己更擔心虧損的風險還是錯失機會的風險。馬克斯認為,透過研究很難獲得投資優勢,因為已經有太多聰明人正在做這件事;獲得優勢的方法是透過更好地推斷當前公司數據所暗示的後果、管理投資心理以及評估市場週期的現階段,在他的另一本書《掌握市場週期:價值投資大師》,就有更多關於市場週期的內容。
作者也很喜歡用運動或是遊戲來做比較,像在書中他使用網球賽事來比較防禦型投資策略。
我覺得他在播客或是書中的比喻都很能對年輕人更能産生共鳴。
建議可以購買此書,裡面有相當多的細節,可以一讀再讀。
對於當下如果你對於投資方向有不確定的時候,再度翻一翻此書,也許可以能給你一個新的啟發。
🛒📕金石堂購買網址: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本股神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