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的必修課:消費、儲蓄、預算與理性的金錢觀

personal finance
Spread the love

最後更新: 2024-06-30

A Required Course in Personal Finance

人的一生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個人理財是每一個的人生階段中的必修課,因為這個答案要由自己去發掘會有最準確。個人理財是絕對是一種要在數位資本主義的世界生存最重要跟需要的技能之一。

每一個人的情況跟地理位置不一樣,個人的收入、財產和消費的需求不同。因此對於生活的品質與必需品的要求不同,一般個人的理財觀念建議都是很客製化的。雖然是每人不同,但是大方向是不變的,一個良好的個人理財建議可以歸類為以下幾個簡單的要點,可以一步一步地進行去思考如何使用金錢:

監控開銷與消費

花費是每天都會產生的項目,所以評估花費在個人財務一件相當重要的元素。你需要知道你的錢都花在哪裡。當你還不知道你的每天、每月、每年的花費的時候,記帳是一種方式去紀錄你的花費。記帳是一件很麻煩的練習,但是多虧現今的科技,像是使用Apps 如統一發票整合平台或是使用信用卡記帳現在都已經比過往簡便很多了。

準備緊急預備金是為了應付未來可能的緊急支出,金額可以是大約是 3 到 6 個月的生活費。

編列預算與儲蓄

經由上面的練習,現在你比較了解每一個月的消費,你就可以開始編列預算去評估消費習慣跟未來規劃。你的預算的收入與消費的關係需要成正比,你的消費不能比你賺的還多。請務必考慮有時的不定期的費用,例如稅金,汽修費等。

在你的預算中要包含一個儲蓄類別,存入讓你覺得適合的金額 如: 收入的 15% – 20% 之間或是更多。不一定需要固定的比例是數字,依照當時的狀況去量力而為就好。

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儲蓄壓力為了存錢為存錢,儲蓄是為了未來,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也需要活在當下,你的一生只有一次三十歲,一次四十歲,盡可能在有限的預算內體驗你想要的人生與滿足屬於自己的生活。

設定財務目標

人類是非常直覺性的動物,首先你可以先想像你的存錢的目的, 然後估計你需要多少錢以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存錢。一旦我們有了目標,在執行上就會相對容易。我們可依據時間來區別短、中、長期的目標。

  1. 短期目標: 1 年左右,假期出國,興趣禮物等
  2. 中期目標: 2-5 年,房屋裝潢,子女教育費等
  3. 長期目標: 通常5 年以上,退休規劃,夢想清單等

使用正確的理財工具

不同的工具有各自適合短期和長期的目標,不需要只選擇一個。 要仔細考慮評估你的資產、花費、利率、風險以及你多久需要這筆錢,以便幫助實現個人財務需求的組合。如短期可以考慮定存,短期債卷,現金。長期的話可以考慮股票、共同基金或長天期債券。

saving

理性的看待金錢

1. 金錢價值

要有理性的金錢觀學習做金錢的主人。金錢心理學的作者說的這句話: 「金錢不是生活中的最終目的,只是達成各種目標跟目的的一項工具。」可以先從需要與不需要開始練習。現今的社會是由資本主義的社會建構而成的,有許多商品並不是我們需要的必需品。例如: 奢侈品,垃圾食物等是建構於消費主義上面讓人們因為慾望為想要花費。錢都是一樣價值的,他的價值不應該因為是你自己辛苦賺到,父母親給的,或是中獎得到獎金在你的心裡面有不同的價值。

2. 相對性迷思

學會判斷金錢的價值是多少。那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做出判斷的呢?我們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假設你跟你朋友去逛街想要買兩樣東西,一件衣服跟一台電腦:

你出發到了服飾店,拿起了那一件衣服售價台幣1,000元,你的朋友說,在另一棟百貨有特賣只要800元。為了節省這200元,你要走路10分鐘過去。

這樣值得嗎?我想會有許多人都會給出肯定的回答。

接下來要去了3C販售店。你在店裡找到了你想要的規格,價錢總共是台幣40,000。這時,有一個人跟你說,距離這裡走路10分鐘的地方,這台電腦正在打折只要花39,800元就能買到。

而這一次,你會為了節省200元而走10分鐘的路嗎?應該會有人不會因為200元而走過去。

一樣都是從你身上節省出200元,但是結果卻是不一樣。

3.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是指決定過程中面對的多項選擇。機會成本就是所犧牲的代價,在限制下你要從中獲得最大利益,把你的機會成本的效用最大化。

每一筆的花費可以思考一下,錢都花在這裏外還可以用在做什麼事情?

這筆花費是於你要用多少個小時、多少時間的薪水賺來的?

BK的觀點

個人理財是從一些對於金錢小細節開始變成一種習慣。依照我個人的花費的例子,我的物質慾望不高花的少,對我來說財務需求本來就不多。我會從每月初檢查我的預算開始分配這個月的金錢配置,需要花的我會先把配額放入需要扣款的帳戶裡面。

把這個月全部該扣的配額算完後我就會知道我這個月可以花費與投資的金額,這時候你可以分配這個月你可以花多少或儲蓄多少。有時候總是會有一些意外的費用或是花費需要處理,這時候你可以使用你準備的緊急預備金或是善用信用卡去處理多餘的花費。

等下個月後,你需要有足夠的配額將預備金補齊與支付信用卡的費用。這樣我可以堅持自己個人儲蓄計劃,還可以快速發現並解決問題,在儲蓄上面也變得比較彈性。

很多人都是透過銀行的理財部門去規劃個人的財務像我剛開始理財投資的時候。

今天如是在拚主業把重心放在增加收入的時候,這是一種方式。但是不代表你可以漠不關心你的配置,你需要了解每一筆投資的內容以及可能帶來投資報酬率。

當你了解越多在投資的勝率就會越高。學習更多後你可以試看看自己去做配置,去了解每一種資產在市場上面的風險與報酬。

個人理財規劃是一個過程,最終目的是這個過程能讓你達到一個你想要達到財務目標。不要陷入消費陷阱,聰明的善待你的每一分錢。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葛拉罕說過: 「真正的快樂關鍵在於僕儉的生活,一種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能輕鬆實現的生活。」


Spread the lov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